歡迎您訪問北京泰和國醫中醫院!今天是:
編輯:北京泰和國醫中醫院時間:2021-12-23 21:29:23
某男,74歲,主因“尿頻,尿急,尿失禁1年余”于2021年7月19日就診。
現病史:患者前列腺增生10年余,近1年尿頻,尿急,尿無力,有時尿失禁,夜尿3~4次,偶有尿道熱,口不干,不欲飲,納可,大便干,3天2行,汗不多,不惡寒,手足如常,眠可,舌淡,苔白潤,脈細滑。
尿常規:未見異常。血PSA:1.859ng/ml。B超:前列腺6.6×4.3×4.4cm,內部可見強回聲。
辨六經:太陰陽明合病。
辨方證:腎著湯加生白術、薏苡仁、桑螵蛸證。
干姜18g,炒蒼術15g,茯苓15g,炙甘草6g,生白術30g,薏苡仁30g,桑螵蛸10g。14劑,水煎服。
8月5日二診,尿頻減,夜尿1~2次,無尿痛,仍尿急、尿失禁、尿無力,尿黃,口不干,納可,大便干,3天2行,汗不多,站立久腰痛,眠可,舌淡,苔白,脈細。
辨六經:太陰陽明合病。
辨方證:腎著湯加生白術、薏苡仁、浙貝母證。
干姜20g,炒蒼術15g,茯苓15g,炙甘草6g,生白術50g,薏苡仁30g,浙貝母10g。14劑,水煎服。
9月2日三診,無尿失禁,受涼后尿頻,聽流水聲尿急,夜尿1~2次,口干,不欲飲,汗不多,手足熱,腰酸腿軟,耳鳴,納可,大便日1行,食涼或較油膩的湯后腹瀉,眠可。舌淡苔白潤,脈細。
辨六經:太陽陽明太陰合病。
辨方證:苓桂術甘湯合腎著湯加薏苡仁、山藥證。
桂枝10g,炒蒼術15g,茯苓15g,炙甘草6g,干姜15g,薏苡仁30g,山藥12g。14劑,水煎服。
分析:初診無惡寒及頭身痛,排除表證;尿頻數、尿失禁,為里有水飲,屬太陰??;尿道熱,為陽明里熱,辨六經為太陰陽明合病。太陰病,口不渴,小便數,為腎著湯證。里虛寒,津液不足,大便干,加生白術;尿道熱,加薏苡仁,清陽明里熱;加桑螵蛸,強壯縮尿。
二診,尿頻及夜尿減輕,無尿痛。仍尿急、尿失禁、尿無力,為太陰里飲;尿黃,為陽明熱。六經不變,口不干,尿頻數,腰痛,為腎著湯證,干姜加量至20g。仍大便干,生白術加量至50g。加浙貝母通利小便。
三診,尿失禁已,大便不干。受涼后尿頻即惡寒,腰膝酸軟,為表證太陽??;口干,手足熱,為陽明里熱;夜尿多,不欲飲,為里飲,屬太陰,故辨六經為太陽陽明太陰合病。外邪里飲,小便不利,耳鳴,宜苓桂術甘湯;尿頻,尿急,納食如常,不欲飲,易腹瀉,為里虛寒濕下注,宜腎著湯;加薏苡仁清陽明熱逐飲,山藥補中益氣止瀉。
經方治療排尿異常,不囿于疾病診斷,不辨臟腑盛衰,而是依據癥狀反應,先辨六經,再辨方證。辨六經而明治法,是辨方證的基礎,尤為重要!
上一篇:傷寒約言錄之十六、陽明病治例
下一篇:膝蓋最忌諱“4個習慣”,很多人天天做,第1個就有超50%人中招!